一个有5年销售经验的业务员这么说:
我们当初从工厂那里拿货,连产品适不适合网推、适合什么渠道推广都没有了解清楚,老板就上了阿里国际站、环球资源和中国制造。
结果产品上线了半年,平台上就零星几个询盘,连成本都收不回。
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台上就能赚钱,我们却一直在亏钱?是我能力的问题,还是平台的问题?
有此困惑的的并不是个别公司,或者个别业务员,它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也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
说平台有问题,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在平台赚钱?
说业务员有问题,但业务员不但有经验,而且干活兢兢业业,可为什么就是出不了好业绩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曾请教了各类大神,大神们给我的答案基本都是从“P4P投入不够,信保额度不够、关键词设置、引流方法有问题”这些点去解释的。
说来收去都是说业务员的水平不够,工厂不舍得投钱。结果就是,平台曝光率不够,买家找不到你,自然没有询盘,没有询盘更别说订单了。
这种解释从逻辑上看没有问题,本来嘛,一样的平台,人家能赚钱你却不能赚钱,可不就是人的问题?
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无奈自己又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直到有一天,偶然遇到了一个做IT的女孩,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那些在B2B平台上烧钱买流量的企很傻,一直花钱为平台做嫁衣却还不自知。有个企业就很聪明,做自己的网站,一个月一千多条询盘,业务员啥技巧都不要,等着收钱发货就行了。老板更是整天乐呵呵闷声发大财。
我大惊!
一月一千多条询盘,这怎么可能!?
她轻描淡写地问:你见过一个月一万多条询盘吗?
我。。。。。。。
看我一副不不相信的样子,IT女解释道:隔行如隔山,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一个月一千多条询盘在我们看来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操作很简单,用大数据筛选出卖得最好、利润最高的产品。然后把这些产品放到自己的独立站上,再找专业人士写出来高转化的SEO title就行了。
我还是一头雾水,让她说具体点。
该女略一思索,说道:“打个比方,很多企业整天抱怨被阿里巴巴剥削,烧钱买流量效果也不好,那为啥不反其道而行之,去薅阿里巴巴的羊毛呢?”
她这么一说,我更是眼前一亮,薅阿里巴巴的羊毛,天哪,如果真能薅到,哪怕只有一根,也算是心理上会舒服一点。
我热切地看着她,希望她继续说下去。
这位IT女还是很随性地说道:“以阿里国际站为例,它既然是全球最大的2B平台,肯定汇集了最多的全球B端买家,询盘的精准度和高度。有心人可以通过一些小工具,找出阿里关键词搜索指数高,以及关键词难度低。通过搜索指数来判断买家的产品搜索趋势,明确产品竞争程度。还可以用关键词工具判断产品的竞争程度,并找出难度低的关键词。当关键词搜索指数大于300/mo,搜索结果数量小于1w,就可以做平台推广。小于这个值,你只能另行打算了。”
听到这里,我更蒙了,问道:“可我怎么找到赚钱的产品呢?”
“同理,把亚马逊、Ebay, Shopify, 阿里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这些平台的数据打通,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产品卖得好,哪些利润高。然后,把利润好的、销量高的产品搬出来放到自己的独立站上,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就行了。”IT女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说,你说的轻松,做起来很难吧。
“那要看谁来做这些事情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IT女说完就离线了。
她倒是说完就走了,但我却陷入了无尽的想象中。
比如:
- 她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岂不是生意就很好做了?
- 如果贸易公司和SOHO掌握这种技术,那也太牛X了吧?
- 她不会是想放个诱饵想从我这里钓点什么东西吧?
。。。。。。
过了几天,我实在被这些问题折磨得受不了了,于是又找到她,问她是否能来我的年会为我们展示一下如何用数据选品,如何薅阿里国际站的羊毛这些听起来很炫的东西。
转载于: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