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美国木匠詹姆斯.马歇尔发现河水中有黄金,沙子里的含金量巨高无比,一铲沙能得一勺金。
于是,旧金山“黄金遍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居民的总量从500人暴涨到15万。
这些怀着“黄金梦”的淘金者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涌到旧金山,都幻想着一夜暴富。
混迹在淘金者队伍中的,还有一个叫米尔斯的人。只是他不是为挖黄金而来,是看到另外一种商机:向淘金者们售卖铲子等淘金工具。
有意思的是,最先发现黄金的马歇尔并没有实现自己的黄金梦,由于竞争对手太多,他一辈子也没赚到什么钱,最终在简陋的房子去世。
卖铲子的米尔斯却大赚特赚,最后开了一家银行。
2006年我刚大学毕业,那时候还没多少人知道什么B to B, 什么是国际站,什么是中国制造网,什么是环球资源。更没有多少人对亚马逊,跨境电商有深入的了解。
当时的国际站采用的还是地推战略,业务员每天拜访客户,向企业宣传B2B网站可以拿到老外的订单。
为了让外贸企业投钱做国际站,阿里还给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出钱出力都一样。有钱投广告,可以排到站内的前列;没钱投广告,只要保证每天更新产品,好好设定关键词,一样可以做到网站的头部。
同时,国际站的业务员还给各个企业进行保姆式培训。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对B2B站开账户持怀疑心态,觉得会是一场骗局。
那个时候,大家的传统观念是,要想拿到老外的订单,一般都是通过参展获得。别人怎么可能在网站上看到你的产品,货都没见到,人也不认识,就会下单给你呢?
从2006到2021,15年过去了,最早进入B2B领域或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早就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阶级跨越了。
但现在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入这些领域,仅仅是因为听说很多人赚了钱。岂不知,真正赚了很多钱的那些人,很多已经撤了。他们在赚钱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什么是B2B,什么是跨境电商。
结果,等到自己进去的时候,发现赚没那么好赚。于是,人人都很焦虑。在大家的焦虑下,一种行业随之兴起:培训。
B2B网站运营的操作培训,跨境电商的培训,亚马逊的专业培训,维护客户、开发客户的培训。。。。。。
各种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全都挥舞着镰刀要割韭菜。
这些企业迫切想要赚钱,当看到有人能够提供赚钱的办法的时候,又一次慷慨解囊,一头扎了进去。结果就是,钱还是没怎么赚到,却让那些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从173年前卖铲子给淘金者的米尔斯,到现在教人们赚钱成功的各个培训机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太阳底下无新事,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一句话流传得很广,说是人永远不会转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如果你赚到了,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社会收割到一干二净,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甚至更惨。
这里有两个问题:
1.如何才能先人一步赚钱,
2.如何保证自己不被收割。
个人认为,先人一步去赚钱意味着要有长远的眼光,足够的魄力,和当断则断的决策力。
打个比方,在15年前,当大部分人都认为国际站赚不到钱的时候,你看到了国际贸易的趋势,最早一批入驻,那你就能赚钱。
在15~20年前,如果你在专家们天天在唱衰房价,天天喊着房价拐点来的时候去投资房产,那现在肯定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李嘉诚就是看到了50年后房地产行业的兴旺,所以才提前50多年去布局房地产,大量囤地。所以他成了很长时间一段内的华人首富。
请记住:社会对于先知先觉的人的回报永远是丰厚无比的。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 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