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典型的问题:
“Chris, 您好!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想请教您看看我的思路对不对。昨天老板突然跟我说,他朋友的公司主管赚的钱是我的一半,让我抓紧提高团队业绩,不然就扣我个人业绩的提成了。我是2019年一月做的主管,业绩一直是公司总业绩的一半,从去年做主管后,也帮大家做业务,大家都有进步,可是我自己的业绩也进步了,所以看起来还是我自己的业绩最多。
我感觉我们老板的本意应该是想让我提高全团队业绩,所以给我施加压力,我就给他回复,我会好好做的。而且我也会尽全力跟大家一起提高全团队的业绩的。
我这么想,这么做对吗?
冒昧叨扰您,还请见谅[太开心]”
我的答复是:老板是在施加压力,要带领团队做出更好的业绩才行。(他的想法基本上是对的)
当然和其他公司的主管做比较,我认为不恰当,产品不同,利润不同,行情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他的情况算是可以的,晋升为管理后自己和团队的业绩都在不断提升,很多人初晋升为管理后,自己的业绩大幅下滑,老板心里会恨不乐意,原因是我付给你管理的工资,是希望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可你的业绩大幅下滑,要么回去继续做业务,要么从外面找专业的管理者做补充。
我的话说的比较直,但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走上管理这条路。
作为一个专业的管理者,要学会划清自己的管理界限和职责内容:
当老板提出让你当管理时,要学会和老板确定这个主管或者经理的职责范围,是偏向业务团队的日常管理,还是自身业务+团队管理。确定了内容是为了下一步做什么做准备的。80%的老板的意愿肯定是在自己业务提升的情况下兼管团队,背后的意思可能是把业务开发中的TOP SALES的心得、思路、经验传授给团队的其他人,因为有业绩的支撑可以服众,那么自己同样可以要求公司提供相对应的管理培训(由业务转变为管理的过渡),或者参加管理级别人员的活动,一来尽快适应管理的气氛和方法,二来可以明确自己的管理角色,为后面的管理做铺垫。至于自己需要提高什么,那就靠台下十年功了。
如果是纯做管理,很有可能是自己手头的业务占比过高了,公司想办法把业务和客户进行转移,业务的生命就是客户,不要认为纯管理终于可以不用开发客户了,可以发号施令做其他的事。在外贸这个行业里,纯管理的必要性不大,业务和客户才有话语权。
明确了职责以后,下一步该怎么做,其实相对来说就比较清晰了,但有一类人并不以主管之类的抬头自居,牢牢的抓住自己的客户,在自己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过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应对方法。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
管理者保证自己的业绩,还是要靠更多的积累和付出,少一些歪门邪道。
管理会拥有一些资源分配,或者说更多接触资源获取、投入、费用等信息和权限,对公司、行业等会有更多全面的理解,所以有些管理者会事先判断出客户的优质程度,抓大放小,让管理之路更加顺利,甚至抢客户,这也是目前行业里较为普遍的现象,管理者手握几个公司的重要客户,能保证公司60%以上的业务量,有相当的话语权。但是行业的深度其实并不能被完全判断,永远都有潜在的大客户。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就假定每个人的客户获取资源是均等的,订单的下滑可能是顾此失彼,过于看重管理的形,而忘记了自己的天职。
最关键的是平日里的积累,精力的投放,勤奋的程度。只有你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你才能制造些许的优势,哪里有天生的将才。就我身边的各个业务负责人来说,每天的时间都是被工作占满的,而且如履薄冰。
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管理的魅力而不是管理的形式。
对于大多数外贸企业来说,营销团队人数还不需要借助数据化管理的”形“,怎么把团队里每个人的潜力发掘出来才是一个真正团队领导者要去做的事,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开发能力,表达能力不同,要懂得如何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去做预判、改进、补充,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每个人的利益,尊严,拼劲等。越是能思考更全面的人,越是情商和管理能力更强的人。
对于新一代外贸人,他们都是自我要求极高的人,这就要求管理者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你在带领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审视或者考核你,虽然从职位抬头上来说你身为管理,但是他们需要从优秀的管理者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是建立自己未来的目标,如果作为管理者没有给他们带来更积极的职业生涯的上限,是很失败的。
我曾经说过,我每天扫一眼就知道团队里每个人在做什么,想什么,遇到什么问题等,毫不夸张。但更重要的是作为管理者的我,无论是从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实战能力,客户的把控判断能力、思维和视觉都能让每个人信服。要让每个人看到外贸原来还有很多可能性和操作方法。
管理是一个孤独的任务,要多了解人性,更要善于表达。
为什么说业务容易做到管理,因为业务往更深层次来说也是在洞悉人性,挖掘出客户的采购欲望,而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要看透人性,思考的越深,在处理团队事务时才能更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让每个人觉得很舒服。该抓的时候抓,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当你把上级、老板以及团队中每个人都考虑周全以后,这个管理的心态才算是走上正常的轨道。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外贸人chris